德阳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状及监管探析
发布时间:2014-03-05
德阳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 唐中华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与食品相关的产品——餐饮具消毒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德阳市目前餐饮具的现状怎么样?消毒水平如何?消费者是否可以放心使用等一系列问题就摆在了各个监管部门面前。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状
根据2013年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开展的日常监督检查和两次专项检查情况汇总来看,目前全市共有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机构27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19家,8家未取得;持照率为71%,其中旌阳区18家:11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7家未取得;绵竹市1家;广汉市1家;什邡市0家;中江县3家:2家取得工商营业执照、1家未取得;罗江县4家:均有工商营业执照。25家分布在各城乡结合部,2 家建于居民楼内,全市从事餐饮具消毒从业人员约800余人。
德阳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分布表
二、检查情况与存在问题
按照《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的要求,2013年对辖区内所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全面清理,建立和完善了各餐饮具消毒单位监督档案。重点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在食品安全、消毒管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方面的知识培训情况;消毒工艺流程、生产场所、使用消毒产品的合格证明文件、生产记录、餐饮具检验报告、包装及标签等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进行检查。从检查的总体情况看,多数企业符合《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的要求;从抽样送检情况看,抽样350件,合格344件,合格率为98%。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有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进行生产且建于居民楼内,生产规模小,不符合工艺流程,生产面积不能达到200㎡要求;二是部位从业人员未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未按要求穿戴整洁工作衣帽;三是个别消毒单位生产环境“三防”设施不全,不能有效做到“防鼠、防蝿、防尘”,生产车间、包装间堆放有自行车、摩托车、拖鞋、手机充电器等个人用品和杂物;四是环境不整洁,有积水、杂草、庞物等;五是未设单独的更衣室,个别有更衣室的却无消毒和流动水洗手设施;六是个别企业无委托检验协议书、无每批次检测报告、不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了的产品保质期又杂乱不统一(有标3、5、7、12、15天的);七是使用的消毒产品索证不齐全;八是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独立分区进行生产等问题。造成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根源:一是个别企业资金规模小,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投资建厂有困难;二是为节约成本少购甚至不购相关包装设备,采用手工包装容易造成污染;三是从业人员的对个人卫生相关知识掌握不多,长头发外露、长指甲操作、穿耳环着戒指上岗;四是租房面积过小,达不到规范要求设立相应的独立间(区);五是按照规范要求必须是每批次产品要有检测报告,个别企业有自检设备和人员能达到要求,多数是通过委托相应机构进行检测,且委托合同明文规定每月检测次数,那超过规定次数的批次是否能达到要求存在疑问等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为了使本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的产品能够达到《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要求,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在每年对集中消毒单位法人进行集中培训的同时将现场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期进行相关卫生知识的培训;
二是在前期进行的食安办、卫生、工商、食药、质监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的基础上,继续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更加紧密团结,相互通报掌握的情况:工商局及时将取得营业执照的消毒企业通报卫生局,卫生局及时派监督员进行监督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工商和食药局,食药局及时将不合格单位通知餐饮业主停用不合格产品,对未取得工商执照、检测报告又不合格的消毒企业,各部门联合行动,该处罚的处罚、该通报的通报、该在本市主流媒体曝光进行曝光、该关停的关停;
三是在各企业委托当地检测机构检测的同时,联合市疾控中心定期与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抽检,以确保检测质量真正符合规范的标准要求;
四是鼓励企业实行兼并重组、优化资源、避免恶性竞争,影响餐饮具消毒质量。目前旌阳区、绵竹市有几家企业已经进行了重组,重组后的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均能达到要求,但全市范围内还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厂区面积小、资金少、从业人员素质差、生产区卫生状况达不到要求,生产的产品质量令人堪忧,对这些企业应建议进行重组;
五是增加相应的现场监督检测设备,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2013年德阳市在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罚款上实现了零的突破,对四家企业进行了处罚,共计罚款7500元,虽然有处罚,但力度不够,还不能在根本上规范企业的行为,所以还要加大日常监督检查和处罚的力度,让生产企业主认识到生产的产品如果不合格对人们健康的危害,违法生产的产品将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以此来让大众用上放心餐饮具,从根本上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供稿:德阳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